全球受疫情衝擊之下,各國封城、工廠停工,導致面臨供應鏈瓶頸,又遭遇烏俄戰爭,原物料缺乏並價格上漲,因市場的需求大於供給,流通的資金太多,通貨膨脹產生,嚴重衝擊民生和經濟,這時候就需要把市場上的熱錢減少,不少國家都採取升息的貨幣政策,試圖控制通貨膨脹率,維持在2%以內。
繼今年度(111年)第一季(3月17日)宣布升息一碼,中央銀行於6月16日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,在會後央行總裁楊金龍宣布政策,利率調升半碼(0.125%),央行維持重貼現率、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分別調整為年息1.5%、1.875%及3.75%,自本年6月17日起實施。而這波升息影響範圍包含房貸族及購屋族,且國內後續的升息壓力依舊存在,所以未來的第三季跟第四季有機會看見2%以上的房貸利率。
【為什麼這次只升半碼?主因用意為何?】
調整貨幣政策升息半碼,主要考量因素有三項:
1. 國內通膨情勢發展
2. 疫情升溫對消費影響
3. 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
央行貨幣政策的著力點在於防範通膨預期,上次升息1碼時,主因是因為預期國內服務業可以慢慢會復甦,不過沒想到在4月疫情爆發,服務業受到疫情影響,導致民間消費在第一季趨緩;政府考量到疫情關係,把紓困期間延續到明年6月底,也顧慮到央行的中小企業貸款將在6月底結束,這樣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會提高,整體來說對服務業的衝擊就更大,所以最終決定只升半碼。
央行表示,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,考量國際商品價格持續走高,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大,國內物價漲幅將續居高;近月國內疫情嚴峻,干擾內需服務業復甦步調,抑制民間消費動能;此外,國際經濟前景面臨下行風險,可能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。央行理事會認為調升央行政策利率,並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,可明確宣示本行維持物價穩定,並協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政策目標。
【升息半碼的範圍】
前面有提到重貼現率、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這三種會調升,以下稍微簡單介紹:
資金融通機制 |
說明 |
利率 |
重貼現率 | 銀行跟央行借款的利率,不過實際運作上銀行較少以重貼現的方式向央銀申請融通。 | 調升至1.50% |
擔保放款融通利率 | 銀行以央行認可的合格票券(政府公債、央行所發行的定期存單、貼現的商業票券)作為擔保品,向央行申請擔保放款融通的利率。通常以央行發行的定期存單為擔保品。 | 調升至1.875% |
短期融通利率 | 若「未提供央行認可的合格票券」作為擔保品,則以短期融通利率計算,屬於信用放款。 | 調升至3.75% |
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 |
【升息帶來影響】
1. 匯率:
央行升降息是調整「基準利率」,而央行的升降息動作將牽動市場利率,進而影響資金流向及匯率強弱。利率上升,會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國內,導致貨幣升值;相反地,若利率下降,會讓資金流出到他國,導致貨幣貶值,貶值將衝擊國內資產價格,連帶波及國內股市。此外,也會影響到國際原物料進口,因物價的價差而影響到公司成本。
至於說為何央行升降息會大幅影響國內市場及經濟景氣,以下舉例說明:
A. 利率調高
貸款成本提高,讓民眾投資、消費意願降低,導致國內資金流動少,造就出「壓抑景氣」。
B. 利率降低
貸款成本降低,讓民眾投資、消費意願上升,導致國內資金流動高,造就出「提振景氣」。
2. 美元升值走強:
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,因此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受到全球各國關注。若聯準會決定升息,會吸引各國資金流向美國,美元因此變成「避免資產」,導致美元將走強,對於其他國家貨幣相對弱勢,這點對我國帶來兩種影響:
A. 加重漲價壓力
國際上的大宗原物料(例如:原油、黃金、煤礦,甚至農產品等等)皆以美元計價,當美元升值,代表以相同新台幣能買到的美元計價商品數量將減少,物價就變貴,這對於靠進口原物料為主的台灣是一大傷害,國內廠商要重算新的原料進口成本和產品出口單價,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成本,下一個章節將會更詳細講解。
B. 衝擊新興經濟體
由於美元升值會影響到資金外流,對於新興國家決策者而言是一大難題,因為需在「阻止資金外流」的同時,又不妨礙國內經濟方展,意味著必須在利率、匯率這兩種裡選擇保一種,將帶給新興經濟體龐大的資本流出和流動性風險的雙重壓力,台灣身為新興國家之一,所以執政者必須三思而行。
如果新興國家跟進升息,保住資金不外流,國內企業會因利息支出大增、資金受限而受其傷害;但不升息來扶持企業,會面臨資金外流,導致本國幣值貶值,與進口物價差距過大,進而加劇通膨壓力,而以上任一政策都將改變經濟與產業架構。
3. 貸款壓力增加:
升息後銀行貸款利率增加,將衝擊負債者的還款能力。除了房貸,車貸、信用卡利率也會上升,建議思考提前還款的可能性;如果是房屋首購族,更要留意升息帶來的影響。
〈房貸族〉
以房貸為例,貸款金額新台幣1000萬元、目前房貸利率1.6%,分別升息半碼與1碼試算,20年期升息半碼,每月房貸金額從4.87萬增加到4.93萬,每月多繳580元,升息1碼則每月多繳1165元。※所以,貸款總額越高,升息幅度更大,房貸族的負擔就越沉重。
由於外界預期今年還可能繼續升息,若是有房貸的房東可能將增加的成本轉嫁至房租,升息對租屋市場的價格衝擊,預估在年底前會顯現。※雖然房東會將增加成本算入房租內,但必須等租約到期才能算入,若租約未到期,房東漲租就是明顯違法,租屋族要多注意這點避免權益受損。
〈負債族(個人與企業)〉
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,各國政府採取貨幣寬鬆的政策,有不少人趁低利率時候,申貸購屋、投資。如今升息即將來臨,除了房貸利率被提高,包括信貸、車貸、學貸等等,都會跟著央行升息而調高利率,信貸、車貸的利息本身都比房貸高,經過這兩次升息後,貸款金額就增加很多,大幅加重還款人的壓力。
將負債對象有分個人及企業,個人方面大多是以買房居多,其次就是車貸、信貸等等債務,如果個人債務種類過多且金額過大,就會造成負債比過高。
至於企業方面,不論景氣波動大小,企業的負債比皆以不超過總資產的60%為佳。在疫情的摧殘下,導致全球通貨膨脹嚴重,加上美國之後升息,國際的原物料價格會變比以往更貴,對於加工出口的公司來說是一大損傷,未來必須花更多錢購買原料,維持該有的商品數量。當工料雙漲又遇上升息,後續就會出現中小型建商倒閉潮,有不少建商或企業為了避免公司倒閉,會去借貸維持資金周轉。
4. 儲蓄:
升息後,銀行利率也會走升,將有利定存族賺取利息。不過定存族的利息不會馬上大增,需要較長的時間累積;由於民眾把錢存起來,想獲得更多報酬,所以可能會減少花錢支出,市場景氣恐會受到影響。
5. 股市影響:
升息會造成國內利率被抬升,影響到國內股市、債券等資產,而這些資產價格將面臨重估。在升息的情況下,貶值預期一旦形成就會導致熱錢流出,造成國內的資金流動性收縮,對股市形成一定的「利空」影響;民眾會想要將錢放在銀行中賺取無風險的利息,而非投入高風險市場。
6. 保險:
市場利率走升,有助利率變動型保單(保單用來計算保單價值準備金的利率是變動的)利率宣告,可享有更多利差空間;至於固定利率保單,待到利率環境提升後再投保會相對有利,升息之後會相對較好的時機。
【升息後房貸的試算】
由於大多數民眾的房貸都是指數型房貸,指數型房貸公式:指標利率+加碼利率,導致房貸利率上升的就是指標利率(銀行的基礎利率,也是央行指的「重貼現率」),會跟著央行的升降息變動,攸關申貸人每月還款金額多寡,以下將為您換算升息後要支出多少元:
半碼為0.125%
舉例來說,假設購買總價新台幣1500萬元的房屋,貸款1000萬元,分別升息半碼與1碼試算。
如果20年期升息半碼,每月房貸金額從4.87萬增加到4.93萬,每月多繳580元,升息1碼則每月多繳1165元。
但若是30年期的房貸升息半碼,房貸從每月3.5萬元,增加到3.56萬元,每月負擔增加608元,升息1碼則每月房貸負擔多1222元。
至於說有沒有必要將「指數型房貸」轉為「固定型房貸」?目前我國的利率仍處於「低利時期」,雖然固定型房貸的固定利率可以避開央行升息的風險,但無法適時反映市場利率;而且央行升息的幅度是在半碼至1碼之間,是以一種緩慢的方式上升,衝擊不會太大,所以不推薦更換。
根據5大銀行最新統計資料顯示,目前4月新承做房貸利率為1.561%,若充分反映上次升息1碼,5月房貸利率將站上1.6%。有房仲業者認為,若央行宣布升息半碼以上,房貸利率將站上1.7%,有機會創6年以來新高,上一次房貸利率超過1.7%,是2016年6月的時候。
【台灣歷史上的升息紀錄】
自1998~2018年間,央行前總裁彭淮南在施政上,大多數升息、降息都是半碼為單位進行調整,而這次現任央行總裁楊金龍於今年3月17日宣布升息一碼,打破以往升降息的幅度,3月17日的升息也是央行睽違10年的第一次升息。
日期 | 基準利率變動 |
重貼現率 |
2011年4月1日 | 升息半碼 | 1.750% |
2011年7月1日 | 升息半碼 | 1.875% |
2015年9月25日 | 降息半碼 | 1.750% |
2015年12月18日 | 降息半碼 | 1.625% |
2016年3月25日 | 降息半碼 | 1.500% |
2016年7月1日 | 降息半碼 | 1.375% |
2020年3月19日 | 降息一碼 | 1.125% |
2022年3月17日 | 升息一碼 | 1.375% |
2022年6月16日 | 升息半碼 | 1.500% |
【央行未來貨幣政策走向立場】
這次央行總裁楊金龍宣布升息半碼,從這我們也能稍微看出,這「半碼」的幅度是想減輕通膨的壓力,同時又想讓房貸族的負擔不要太大;對房市來說,重點不在升息半碼或一碼,而是央行升息多少表達出後續態度是偏鷹還是偏鴿。
如果立場偏鷹,房市購買者不但可能要面對較高的利率負擔,最嚴重的狀況是金融緊縮拿不到預期貸款成數;如果是偏鴿,房市購買者可以稍微喘口氣,可是大家的荷包就要當心了。
現今世界仍處於通膨高居不下的情形,未來持續升息是必然的情況,不管政策如何調動,我們該調整投資策略、注意財務管理,最重要的是持續精進專業能力,避免被裁員失業,因為工作是最有保障的抗通膨資產。
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利息的文章,可以參考這篇(◎延伸閱讀:美國3月將揭起升息序幕!升息環境下的我們該如何應對?),如果是房貸族想更進一步了解升息後該注意的重點,可以閱讀這篇文章(◎延伸閱讀:升息來臨!房貸族掌握「3大重點」選出最優惠利率);若是有公司或企業老闆有資金周轉問題,想詢問、辦理二胎房貸方案,可以致電我們公司 (02) 2313-1256 詢問,也可以點選官網中的免費客服線上填單,由我們專員致電為您解說,或者加LINE@好友直接與專員對談。
◎文章引用自:
升息是什麼?央行再升息半碼!升息對房市、股市有什麼影響?(天下雜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