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報稅季不僅要申報綜合所得稅,有房族也需要申報房屋稅,房屋稅可以用房貸利息抵稅,但對於首購族來說該如何申報節稅?抵稅條件有哪些?用標準扣除額還是列舉扣除額?這篇文章就來告訴大家怎麼報稅,幫自己省錢!
【房屋稅是什麼?何時課稅?】
房屋稅是指對「房屋所有人」所課徵的財產稅,而房屋種類除了一般認定的房屋之外,也包含固定於土地上的建築物,例如:頂樓加蓋、車庫、夾層屋等有供住宅、工作、營業使用的建築改良物,就算是無照違章建築,也是會被課徵。
每年從5月1日至5月31日為止,是民眾綜合所得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結算申報、繳納期間;如果是有房族,要另外繳納房屋稅,由於房屋稅為地方稅,各直轄市或縣(市)政府在規定稅率範圍內,可以分別訂定房屋稅徵收率;而房屋稅目前是跟著所得稅一起申報,一年繳一次,繳納期間為一個月,所以5月俗稱為「報稅季」。
由於國內的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持續惡化,財政部擔心申報人潮會延伸疫情擴散,因此宣布110年度所得稅(含綜合所得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)結算申報及繳納期限,展延為今年5月1日至6月30日。
【房屋稅的稅率與計算】
房屋稅屬於地方稅,在政府規定的稅率範圍內,地方政府可以分別訂定房屋稅徵收率,稅率是依據房屋實際使用狀況,採「按月」套用不同稅率計算,民眾若房屋使用有任何變更,切記一定要在當月15日前申請。
應納稅額=房屋課稅現值 × 稅率
關於「房屋課稅現值」市政府依據《房屋稅條例》的第10條規定,請各縣市依規定找民意代表、建築、營造等專門人員組成「不動產評價委員會」去核計房屋現值,目前固定每三年會重新評定一次,會再依「折舊率」遞減它的評定價值,是房屋稅及契稅的計算依據。
房屋課稅現值 = 核定單價 × 面積 ×(1 – 折舊率 × 折舊年數)× 房屋街路等級調整率(路段率)
所以,若是坪數越大、屋齡越新、地段條件越佳、樓層越高、建材越好的建築物,它的評定現值就會越高;如果民眾想知道住家的房屋現值,可以去房屋所在地的稅捐稽徵機關詢問。
由於房屋稅率是根據房屋實際使用情況去計算,目前若是自用住家稅率是1.2%、非自用住家1.5%~3.6%、非住家非營業用1.5%~2.5%、非住家營業用3%~5%,因此房子是不是自住,有沒有營業用,都會影響到稅率的高低。
不過想要享有1.2%自住優惠稅率,還是得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才能申請:
1. 房屋無出租使用
2. 供本人、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
3. 本人、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3戶以內
如果本人、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持有的住家用房屋超過3戶,且實際都是無出租、自用使用。以台北市為例,民眾可以挑選3間房屋課稅現值較高的作為1.2%自住稅率計算,其餘房屋則依據「非自住房屋」的稅率去計算課稅。
【房貸抵稅計算】
在這種貸款利息中,只有「房屋貸款」的利息可以抵稅,根據《所得稅法》規定,納稅義務人、配偶及受扶養親屬購買自用住宅,向金融機構借貸所支付的利息,每一申報戶以一屋為限,每戶扣除額最高上限為30萬元。
在申報房貸扣除額時,還要注意同一年度有無申報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。假如納稅義務人一邊向銀行支付房貸利息,一邊又因為儲蓄取得銀行支付的利息收入,一來一往都是融資借貸孳息,因此要求先行減除利息收入,才可列報房貸利息支出節稅。
【房屋抵稅的條件】
如果有房族想要用房貸利息來抵稅,需要符合以下這些條件:
1. 須為「房屋所有權人」
在申報房貸抵稅時,房屋必須登記在您本人名下,或是配偶、受扶養親屬所有,否則不能作為房貸抵稅使用。
2. 須為自用住宅且課稅年度內已入籍
根據規定,房屋必須是自住使用,不能有出租、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的情形,就算在家裡設立公司也不行;設籍方面,以去年的戶籍為準,假如今年遷入新的戶籍,那去年的貸款利息就不能列舉當扣除額。
3. 每一申報戶申請以1戶為限
每一個報稅戶以1戶為限,只能申報一間自用住宅的房屋利息抵稅,如果名下有兩間以上的自用住宅,必須擇一申報。
4. 確定要用「列舉扣除額」/「標準扣除額」
綜合所得稅的扣除額有分「列舉扣除額」和「標準扣除額」,民眾可以選擇一項申報。「標準扣除額」部分是單身12萬元、有配偶者24萬元,無需檢附任何單據或證明文件,即可直接扣除;「列舉扣除額」是列舉一些如捐贈、保險費、醫藥費等12項可扣除費用,但基本上這部分總計不超過12萬元,就使用標準扣除額就好。
※給節稅者建議:以12萬元作為基準線,如果列舉扣除額超過12萬,就選擇列舉扣除額,金額沒超過12萬元,就選擇標準扣除額。
5. 需減去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,最高上限30萬
每一戶都有每年的30萬元扣除額額度,但這額度在進行房貸利息抵稅的扣除前,需要先減去「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」;這個「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」是政府為了鼓勵民眾儲蓄所設立,如果定存的利息越多,可以扣掉的特別扣除額就越多。
當年度購屋借款利息-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= 可申報的房貸扣除額
舉例來說,小明在去年度的房貸利息有50萬元,銀行的利息收入有10萬元,他在申報房貸利息抵稅時,50萬元減去10萬元,餘額為40萬元,但因已超過申報額度的上限金額(30萬元),直接以30萬元作為扣除額申報;若假設小明的餘額是低於30萬元,則以實際金額申報。
6. 僅有房貸/轉貸可以,房屋增貸、轉增貸及二胎房貸則不行抵稅
有些民眾因為理財規劃需要,或是有資金需求,會額外進行房屋增貸、二胎貸款等貸款,雖然這類的貸款同樣會增加房屋利率的支出,但這些利息都不能作為房貸利息扣除額;除非是一開始使用房屋貸款,後續將此房貸轉貸的貸款才能作為折抵扣除額。
若如果是進行房屋「轉增貸」,因為從A銀行轉貸到B銀行,過程中貸款金額有增加,多增貸金額的利息支出不能被列為扣除額。
7. 限「金融機構」的房屋貸款可抵稅
只有向銀行、信用合作社、農漁會信用部、保險公司及郵局等金融機構,申辦的房屋貸款利息才可申報抵稅,如果是向融資公司或個人借貸則不得扣除。
8. 房貸利息與租金支出,僅能擇一折抵
除了房屋貸款利息之外,租金支出(金額上限為12萬)也能作為扣除額的項目,但這兩者只能取其一列舉,不能同時使用。
【房貸抵稅證明的文件】
財政部表示,若要申請房貸利息抵稅,在申報時需要付上「購屋貸款利息證明」,房貸利息證明的資料內容須包含:申報房屋的地址、房屋所有權人、房屋所有權取得日、借款人姓名或借款用途,且需由納稅義務人自行補註及簽章,並提示建物權狀及戶籍資料影本。另外,如果是用其他消費性貸款或房屋修繕貸款抵稅,需要附上所有權狀影本、借款契約影本等相關文件。
【房屋抵稅的錯誤觀念】
有很多人在用房貸利息抵稅時,誤踩報稅雷區,其實就是前面【房屋抵稅的條件】章節提到的內容,以下整理出一張房貸族會碰到的「報稅地雷區」表格,讓大家可以更清楚了解。
房貸族抵稅迷思 | ||
項目 | 錯誤觀念 | 正解 |
房貸 | 以為增貸、轉增貸、二胎房貸可以抵稅 | 只有購屋時,申請的房貸利息才能扣除,若是轉貸也可以 |
產權 | 父母的房子,但自己繳房貸,認為以繳款者可以抵稅 | 房屋需要登記自己本人、配偶及受扶養親屬的名下 |
戶籍 | 有居住即可 | 本人、配偶及受扶養親屬須在當年度設戶籍 |
用途 | 只要購屋借款都可以列報 | 只有「自用住宅」可以抵稅;若作為出租、營業使用,或是在家裡設立公司都完全不行 |
數量 | 2間房打通為1間申報,或申報2間以上屋子來抵稅 | 每一申報戶只限1屋 |
金額 | 房貸利息可以全部扣除 | 1.上限金額30萬元
2.房貸利息要先扣儲蓄投資的特別扣除額 |
申報 | 有房貸利息支出就可以多抵稅 | 1.以12萬元作基準線,超過12萬選列舉扣除額,小於12萬選標準扣除額
2.租金支出跟房貸利息只能二選一抵稅 |
以上是房屋利息抵稅的介紹,希望能幫助到一些首購族/房貸族在報稅時,能夠成功省稅,而省稅的關鍵在於學會善用「免稅額」、「扣除額」,並了解報稅的條件限制,才能順利成功節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