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貸利率大致上有分固定式利率、機動式利率,其中最常用的機動式利率可以細分為一段式利率、分段式利率,這三者究竟哪裡不一樣?優缺點有哪些?適合哪些族群選擇?這篇文章將完整告訴大家。
【房貸利率結構的種類】
利率結構有這幾種:固定式利率及機動式利率,而機動式利率又分為一段式利率、分段式利率,許多人不太清楚一段式利率與分段式利率的差別,其實這兩者差異在於還款的利率會不會分段計算,以下就來詳細為大家介紹。
〈固定式利率〉
這類的房貸特色是採取「固定利率」的還款方式,每個月固定繳交房貸本息,不過台灣固定型房貸的利率並不是貸款期間都固定,這跟計算方式有關。
※固定型房貸利率=固定利率+機動利率(浮動利率)
固定利率不會改變,貸款人可以避免掉央行升息的風險,但機動利率有做出調整,貸款人的定存利率就會依據央行升息或降息,有「機動性」跟著變動;但在升息時,利率依舊比央行來得低,利息負擔不會增加太多,整體影響不大。
●適用情況:擔心通膨影響、升息風險
●適用族群:收入穩定且足夠支出金額的上班族、不打算提前還款的購屋者
●優點:
A.利率固定,免去升息風險
由於機動利率的影響很小,貸款人較易控管財務規劃及每月支出金額。
●缺點:
A.提前還款需要支付違約金
這點跟指數型房貸一樣,如果想在限制清償期間提前還款,就需要付違約金。但現在很少銀行提供長期的固定型房貸,大都是在貸款前幾年提供固定利率的優惠,固定期期滿後,再轉成「指數型房貸」。
B.轉換成機動利率,需要支付違約金
當央行降息,貸款人想要調整為機動利率時,就要支付違約金。
〈機動式利率〉
指數型房貸的利率就是機動式利率,分為「一段式利率」和「分段式利率」
1. 一段式利率
房貸利率的計算方式從第一期開始到最後一期都是相同,計算方式是「指標利率(指數利率)」搭配固定的「加碼利率」計息,而指標利率的算法是根據各家銀行而定,但一定會與中央銀行的升降息同步調動,加碼利率是衡量借款人的信用條件為主,因人而異。
●適用情況:對於利率走勢敏感、市場有降息趨勢
●適用族群:首購族、一般上班族
●優點:
A.利率公開透明
由於定儲利率指數是隨著市場變動作調整,所以利率會更透明並貼近市場狀況。
●缺點:
A.部分的方案會有提前還款違約金
有一些指數型房貸的方案會有「限制清償期間」條款,如果在限制清償期間,想要提前還款,得面臨付違約金,因此在申辦前要多詢問了解。
2. 分段式利率
將加碼利率依照時間分段,將相關數據畫成表格時很像階梯狀,因此分段式利率又被稱為「階梯型房貸」。分段利率大多分成兩段或三段,前期的利率比較低,後期的利率逐漸變高,計算方式是「指標利率(指數利率)」加上「加碼利率」計息,而加碼利率會隨還款時間增加。
※階梯型房貸利率=定儲利率指數+個別加碼利率(分階段調高)
第一階段:寬限期
期限最長可達3年,這時候貸款人不需要繳納本金,只需要每月償還利息。
第二階段:按月付息、繳納部分本金
除每月利息外,依照自身還款能力與銀行約定每月需償還的金額(依照借貸的銀行規定為準)。
第三階段:每月償還剩餘本金
償還剩餘的本金,通常會使用「本息平均攤還法」,把本金、利息加總,並設定還款期限,算出每期平均需償還多少錢,然後每一期還款金額皆相同。
●適用情況:前期還款能力較低
●適用族群:首購族、投資族
●優點:
A.前期房貸壓力較小
階梯型房貸在第一階段只需要還利息,金額比較低,因此房貸壓力較小。
●缺點:
A.因前期只需償還利息,容易誤判償還能力
階梯式房貸前期需要繳納的金額比較低,會讓貸款人誤判自身的清償能力,因此金管會要求,銀行需要公開階梯型房貸的平均利率。
★以下有圖表,方便讀者們更加清楚了解:
房貸利率方案比較
固定式利率 | 一段式利率 | 分段式利率 | |
內容 | 合約期間均採固定利率計息 | 指標利率加上加碼利率計息 | 指標利率加上加碼利率計息,但加碼利率分為2段或3段(前低後高) |
利率 | 固定 | 通常比較低 | 合計較高 |
特色 | ●利率固定,可避免央行升息 ●無法反映市場利率●承作銀行少 |
●利率會隨著央行升降息變動 ●還款較穩定 |
●利率會隨著央行升降息變動
●若遇到升息,還款壓力比一段式利率還要大 |
適合族群 | 1.擔心通膨影響、升息風險的人 2.預算有限但準備長期還款的首購族 3.收入穩定的雙薪家庭 |
1.收入穩定的首購族、上班族 2.購屋目的為自住的族群 |
1.初期資金較不充裕的首購族 2.投資族3.短期會再換屋的人 |
【一段式利率與分段式利率哪個比較好?】
有許多民眾在購屋前不清楚該選哪種利率,可以從「還款總金額」及「財務規劃」這兩個面向來決定,根據自己的需求,選出適合的方案,以下將為大家好好講解。◎延伸閱讀:房貸種類太多看不懂?完整「房屋貸款類型介紹」教你做選擇
〈還款總金額〉
有些民眾會考量到還款的金額多寡,不想要支付太多利息在房貸上,就會選擇利率較低的方案。
1.一段式利率
舉例來說,有一位信用良好的貸款人向銀行貸款,申請700萬的房貸、還款年限20年(沒有寬限期)、本息均攤的還款方式,並以利率2%、一段式利率的方案計息,最後還款總額會是約849萬元。
2.分段式利率(二段式)
這次,我們用分段式利率為例,一樣是一位信用良好的貸款人向銀行貸款,申請700萬的房貸,還款年限20年(沒有寬限期)、本息均攤的還款方式,但他採用「分段式利率(二段式)」,以分段首期利率前6個月1.65%,第7個月起2.1%,最後還款總額會是約854萬元。
※以上兩個例子相比,可以很明確得知,分段式利率的總金額比一段式利率的多出5萬元,所以「一段式利率的還款金額較低」。
〈財務規劃考量〉
有些民眾可能考量到剛付完頭期款,手頭上的資金可能不太充裕,或者說不想要繳房貸前期開銷太大,會想選擇貸款前期負擔較小的方案;因此,這邊我們根據利息的計算方式來區分說明。
1.一段式利率
相較於分段式利率,一段式利率在還款前期,因為利率從第一期到最後一期都不會改變,所以還款壓力會比分段式利率大;不過論長期還款來說,利息的變化相較平穩,很容易控制支出。
2.分段式利率
分段式利率在首期幾個月的利率都會比較低,可以有效舒緩繳完頭期款的經濟壓力,對於首購族而言,不必擔心每月的開銷過大,不過後期的利率會逐漸調升,還款金額也會增加,所以在緩衝時間要做好財務規劃。
※以上兩個例子相比,擔心繳款前期負擔大的民眾可以選擇「分段式利率」,但必須切記,要做好理財規劃,避免被後期的還款金額壓著喘不過氣。
【利率的注意事項】
大部分銀行承辦的房貸利率都是選擇「機動式利率」,很少採用固定式利率,這邊我們來談辦理房貸前,該注意的「利率」相關事項。
1. 承擔升息的風險
由於機動式利率是指標利率(指數利率)加上加碼利率,而指標利率會跟著中央銀行的升降息而改變,像今年(2022年)3月,中央銀行宣布跟進美國聯準會(Fed)升息,調整幅度為1碼(0.25%),多加1碼對於房貸族來說負擔可是不小,以下算給您看:
舉例來說,假設小明購買一間總價新台幣1500萬元的房屋,貸款1000萬元、分30年期計算(無寬限期)、本息均攤的還款方式,採用「一段式利率」計息方式。
〈未升息的情況〉:
以單一利率1.33%試算,平均每月本息平均攤還金額約為3萬3702元。
〈升息後的情況〉:
若升息一碼(0.25%)後,單一利率變成1.58%,每期房貸金額增加至3萬4897元,每個月多出1195元,一年就增加約1.4萬元。
※以「一段式利率」為例,在升息後,小明就要多繳1.4萬元,若如果小明是選擇「分段式利率」,前兩年享有較低的優惠利率,第三年起利率調高,反而得負擔較高的利息,合計下來的平均利率,一般都會比一段式利率還高許多;所負擔的金額會比「一段式利率」還要多,後期需要繳款的金額一定遠高於1.4萬元。所以在這升息年,建議採用「一段式利率」較佳。◎延伸閱讀:升息來臨!房貸族掌握「3大重點」選出最優惠利率、央行升息半碼!抗通膨牽動房貸增加 房貸族的未來負擔恐「溫水煮青蛙」
2. 盡量別使用寬限期
房屋寬限期是指在貸款期間內的某一段特定時間內,只繳利息、但不用繳本金(就是還息不還本),這段時間過了才需要開始攤還本金(每一期償還部分本金+利息),讓每個月的貸款負擔低一些,不過寬限期是包含在貸款期限裡,因此也會壓縮到還款期限;此外,繳交的總利息比沒有寬限期的方案還要多。
假設貸款金額800萬、貸款期限30年、利率1.6%(一段式利率計息),在不使用寬限期的情況下,每一期的月付金約為2.8萬元;使用寬限期3年,那30年的本金要壓縮成27年償還,在寬限期的年限中,若維持利率1.6%,這三年就要多繳4.1萬元;而且寬限期結束後,除了償還利息,還要連同本金一起攤還,因此變成每月還款壓力倍增。
如果前面例子的計息方式改為「分段式利率」,採用兩段式,由於寬限期只用在前三年,後面第二階段會調高利率,在本金不動的情況下,第二階段的月付金的金額就比沒使用寬限期還要多。
※關於「要不要使用寬限期?」的問題,這個並沒有絕對的答案,但如果您想使用寬限期,除了取決於自身還款能力,還要有良好的財務規劃與投資工具,可以運用手頭上的閒錢來投資。
以上是簡單的房貸利率方案介紹,多數專家都會建議若無特別需求,就選擇「一段式利率」,因為它的利率會隨著經濟走勢調整,較固定式利率有彈性,每一期的月付金支出較穩定,相較於依照利率遞增的分段式利率,若遇到升息的狀況,反而更容易感受到房貸支出的壓力。